繁体版 简体版
525TXT > 历史 > 民国不求生 > 第930章

,都一起收拢过来吧!部队要集起来作战才有战斗力,特别是重武器,现在马尼拉郊区的各支红军零星部队装备的重武器既然都不够作战编制,那就把它们集中起来使用。”

蒋先云又环视周围一圈,向众人说道:“你们知道欧战中德军风暴突击队曾用过的战斗群概念吧?理论上来说,战斗群的本质是一支灵活搭配兵种的基层战斗力量,而不是在建制散乱,局势混乱时临时组建的集群指挥部。但是我们目前的情况,也算能匹配得上战斗群的作战情景,就这样办吧,我们要临时组建一支重武器编制完整、兵种配置合理,拥有完全的攻城能力的部队,那也就是战斗群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雨夜总攻

战斗群这个概念对中国红军的军人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只是原因会让不少人感到惊讶:当年福尔贝克从中国红军这里给德国带回了三三制步兵渗透突击的战术理念,红军自然也高度关注着突击队战术在欧陆战场上的表现以及其在德国陆军手上的进一步演变。

红军年轻一代的指战员都很注意欧战末期的经验,在1918年和1919年,德国陆军在多次几十万人乃至于是上百万人兵力规模的集团军群级别战役中,都获得了利用步兵突破战术摧毁西线“堑壕静坐战”的重大胜果,在这之中德军的陆军战役法、步兵突击战术当然也在福尔贝克模仿的红军基础上,依托德意志帝国当时远超过中国的强大工业实力,有了很大的变化的进步。

除了林淮唐很看重的装甲突破战术和具体的坦克部队这类新兵种以外,德军对战斗群概念的灵活使用,也被红军总参谋部所持续关注。

1914年冬爆发的第一次伊普尔战役中,普鲁士禁卫军就临时组建了“温克勒”战斗群紧急驰援伊普尔前线,不过那时候的战斗群编组还很不成熟,“温克勒”战斗群在随后爆发的战斗中反而由于各合成兵种间不能紧密配合,沦为了英军重点收割的靶子。

但在罗兹战役中,德军为了方便迅速切割伦南坎普夫的俄第一集团军,第一骑兵指挥部指挥官里希特霍芬中将便以自己麾下骑兵团团长姓名搭配附近的第11军的步兵,炮兵,工兵们一起组建了战斗群,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当时负责红军总参谋部作战处和战史室具体工作的李济深,就做过评判,传统的步兵战术已经不可能打破欧战西线战场的堑壕战静坐僵局,只有利用多兵种合成的暴风突击队才能改变战局形势。

而暴风突击队本身便是由步兵,工兵和轻炮兵组成的,其本身就是德国人对战斗群这一概念的改造和融合。

蒋先云现在有信心能够临时起意,就可以把红军合围马尼拉的各支零散部队编组成一个战斗群,也是因为红军的指战员在过去就接受过和战斗群相关的战术概念。

红军的主力步兵师在过去的军事演习中,也基本上都经历过那种部队经历急速或过于激烈的战斗后,编制非常散乱的情况,所以对于战后如何做到迅速的收拢和重组,也都具备一定经验。

“开始下雨了!”蒋先云的副手还是有些紧张的说道。

在马尼拉郊区红军各零散小部队被蒋先云迅速收拢、重组的时候,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然后就是阴霾渐至,乌云汇集,先是一阵稀稀拉拉的小雨落在了红军官兵的头上,接着就是远方的云间传来阵阵沉闷的轰鸣声,雷雨大作,蒋先云的脸色也顿时沉了下来。

雷雨天气会严重阻碍红空军的遮断行动,给马尼拉市区里的美国守军更大活动空间,他们确实必须抓紧时间了。

“我们要立刻前进,以打促降。”

蒋先云戴上红军战士普遍佩戴的三五式钢盔,提起一支步枪就走出了简易机场边上的指挥所。从前红军在会战过程中,也经常采取将技术兵器和重武器火力加强给某个加强营、加强团的办法,以此形成攻坚战的主力矛头,但像这次聚歼马尼拉的战斗,要在几小时时间编组起一支至少也是师级规模的战斗群部队,难度是有天壤之别的。

马尼拉市区内的美军防御部队确实还没有完全丧失战意,阿尔蒙德为了躲避红空军的轰炸,之前还特地把指挥部转移到了菲律宾政府的地下金库里,不过随着雷雨天气的到来,他好像就又改变了想法,先是派宪兵队到因特拉穆罗斯城堡督战,接着又下令美军士兵要把马尼拉市区内还能找到的所有货车和有轨电车车厢都推倒,做成阻碍红军前进的街垒。

这种态势,也是摆明了没想要好好投降,还想再打一打的意思了。

菲律宾士

兵大多没有斗志,不过美国兵不太一样,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看来还对向亚洲军队投降怀有一定抵触心理,所以接到司令部要求重建防线的命令时,态度颇为积极。

一些美军的小部队开始在市区边缘设置布雷区,拉起有刺铁丝网,连系沟渠,重要的桥梁和隧道附近也被部署重兵把守。

雨水越下越大,四周一片漆黑,马尼拉海湾的方向白浪滔天,地平线上尚有熊熊烈火冲天而起,夜空中笼罩着一片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